能把家建成艺术的殿堂,也就国王了,小心亮瞎你的眼|马德里王宫-下

马德里王宫中最敞亮的当数镜厅,因房间内的六面大镜子而得名。这个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房间曾作为卡洛斯四世的王后,来自帕尔玛的玛丽亚•路易莎(María Luisa de Parma)的梳妆室。卡洛斯四世是卡洛斯三世的儿子,1788年继位。他听信佞言,疏于管理朝政,使当时西班牙的政权实际落到其妻玛丽亚•路易莎和她的情夫曼努埃尔•德•戈多伊手里。1807年拿破仑入侵西班牙,卡洛斯四世成为傀儡。1808年西班牙人民发动起义推翻了佞臣戈多伊,卡洛斯四世被迫于当年3月19日宣布让位给其子斐迪南七世,自己流亡法国,后来定居罗马直到去世。此屋正中的桃木鎏金桌和悬挂其上的金色王冠形吊灯都极具特色。接下来就到了整个王宫最辉煌的王座大厅。这个房间于1737年由萨切蒂整体规划,到1772年才最终完成全部装饰。意大利贵族Felice Gazzola负责组建一支当时最好的艺术家团队进行制作,其中穹顶由Roberto Michel设计,天顶画由提埃波罗父子绘制,天鹅绒墙面和镜子等由Natali完成,水晶和白银打造的枝形吊灯出自顶级的威尼斯工匠之手。此房间的功能在历史上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始终作为国王接见各国使节的场所。现在台阶上的王座是卡洛斯三世时期原王座的精确复制品,墙上的天鹅绒软包直到最近几年才因织物恶化而按原样重新制作。值得一提的是王座两侧的雕像和侧前方的四只镀金石狮,是委拉斯开兹受腓力四世国王之托特意从意大利带回来的,据说有些雕像为贝尔尼尼及其弟子所作。它们都曾用于大火前的老马德里王宫装饰使用。

作为天主教国家,王宫中当然少不了皇家礼拜堂。礼拜堂没有采纳萨切蒂最初的设计,而是由斐迪南六世决定采用文图拉•罗德里格斯在1749年提出的方案,并于1750-1759年建成。这是一个经典布局,主祭坛位于东侧,管风琴位于西侧,国王的座椅置于北侧靠近主祭坛的位置。主祭坛上是雷蒙•巴耶乌(Ramón Bayeu,1746-1793)绘制的《大天使圣米迦勒战胜恶魔》雷蒙•巴耶乌兄弟三人均为新古典主义风格画家,他妹妹Josefa Bayeu嫁给了著名的大画家戈雅(Francisco Goya,1746-1828)。王座和华盖是为斐迪南六世专门制作的,白色的锦缎上绣着银色和彩色的图案。管风琴亦大师之作,直到1778年才由Jordi Bosch i Bernat完成。

 

贾昆托(Corrado Giaquinto,1703-1765)也受聘对教堂内部进行装饰,并绘制了穹顶上的壁画。贾昆托是意大利洛可可时期的著名画家,曾在都灵与Filippo Juvarra一起共事多年。后受聘于斐迪南六世来马德里工作,并担任斐迪南六世创建的圣费尔南多皇家艺术学院的总监。这幅天顶画表现了圣三位一体、圣母和圣徒。画面最顶端的鸽子代表圣灵,下方披红衣者是圣父上帝,旁边是圣子基督,基督左下方着红衣蓝袍者就是圣母,其余为众多圣徒。贾昆托同期还绘制了一幅与此相似的油画,现存于普拉多博物馆。我在网上找到了这幅油画的图片放在下面,这样可以更清晰地对比欣赏两幅作品。

除了大大小小的房间和别具特色的装饰外,王宫中还为我们展示了众多珍贵的收藏品。下面这幅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1-1610)《莎乐美和施洗者约翰的头颅》就悬挂在路易斯亲王房间内。画中几乎全黑的背景是卡拉瓦乔惯用的戏剧性画法,就象戏剧舞台上只给主要人物打光一样,这种画法更加突出了主要人物。这幅作品完成于1609年,那时卡拉瓦乔因为在罗马杀死一个年轻人被迫逃亡。他原想将这幅画献给马耳他骑士团的首领阿罗夫·德·维格纳科特(Alof de Wignacourt),以寻求庇护,没成想载有此画的船被那不勒斯国王掳走。1759年卡洛斯三世买下此画作为自己最得意的收藏品之一。在伊莎贝拉•法尔内斯(Isabel de Farnesio,腓力五世国王的第二任妻子)的老房间内,我们可以看到戈雅绘制的卡洛斯四世猎装像和其王后玛丽亚•路易莎的肖像。

 

此条目发表在未分类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