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安娜》(K50,1788);《米特里达特》(K87,1770);《卢乔。西拉》(K135,1772);《牧人王》(K208,1775);《伊多梅纽斯》(K366,1781);《后宫诱逃》(K384,1782);《剧院经理》(K486,1786);《费加罗婚礼》(K492,1786);《唐璜》(K527,1787);《女人心》(K588,1790);《魔笛》(K620,1791);《狄托的仁慈》(K621,1791)。
乐队作品:有编号的交响曲四十一部,包括《巴黎》(No.31,K297,1778);《哈夫纳》(No.35,K385,1782);《林茨》(No.36,K425,1783);《布拉格》(No.38,K504,1786);《降E大调》(No.39,K543,1788);《g小调》(No.40,K550,1788);《C大调》(”朱庇特”,No.41,K551,1788);以及另外大约八部交响曲。无数嬉游曲、小夜曲、进行曲等(包括《G大调弦乐小夜曲》(K525,1787))。
协奏曲:二十一部钢琴协奏曲;一部两架钢琴的、一部三架钢琴的协奏曲;五部小提琴协奏曲;两部长笛协奏曲;一部单簧管协奏曲;四部圆号协奏曲;一部长笛与竖琴协奏曲;小提琴与中提琴的交响协奏曲(K364,1779);双簧管、单簧管、圆号与大管的交响协奏曲(Kapp.9,1778)。
室内乐:五首弦乐五重奏;二十三首弦乐四重奏;为弦乐四重奏写的c小调柔板与赋格(K546,1788);两首钢琴四重奏;七首钢琴三重奏;单簧管、中提琴与钢琴三重奏(K498,1786);单簧管五重奏;圆号五重奏;钢琴与管乐五重奏;两首长笛四重奏;双簧管四重奏;三十七首小提琴奏鸣曲(两首未完成)。十四首管风琴与弦乐器奏鸣曲;三首管风琴与乐队奏鸣曲。
钢琴作品:十七首奏鸣曲;两首幻想曲;十五首变奏曲;两架钢琴奏鸣曲(K448,1781);六首钢琴二重奏鸣曲(一首未发表);f小调柔板与快板(K594,1790)和f小调钢琴二重奏《幻想曲》(K608,1791)(这两首原先都是为机械风琴所作)。
教堂音乐:十八首弥撒曲;四首连祷歌;《安魂曲》(K626,1791)。
.莫扎特年表.
1756年 1月27日生于萨尔茨堡。
1762年 随姐姐和父亲到欧洲各国巡演。
1764年 4月到达伦敦,他最早的三首交响曲即作于此。
1767年 做歌剧《假傻大姐》。
1768年 做歌剧《巴斯钦与巴斯提安》。
1770年 12月,歌剧《本都国王米特里达特》在米兰首演,造成轰动。
1780年 做歌剧《克里特王伊多梅尼欧》,1781年1月在慕尼黑上演。
1782年 8月,歌剧《后宫诱逃》首演。
1785年 将所作的六首弦乐四重奏题献给海顿。动笔写《费加罗婚礼》。
1786年 《费加罗婚礼》在维也纳首演。
1787年 D大调第三十八号交响曲(K.504)在布拉格首演,受到极大欢迎。
1787年 完成歌剧《唐乔瓦尼》,完成两首弦乐五重奏和《G大调弦乐小夜曲》。
1788年 5月,动笔写最后三首交响曲,于8月10日全部完成。
1789年 秋,开始写歌剧《女人心》
1791年 开始写歌剧《魔笛》,7月份几近完成。
1791年 改编歌剧《狄托的仁慈》,之后开始写《安魂曲》。
1791年 12月5日去世。《安魂曲》由其学生苏斯迈尔完成。
莫扎特:G大调长笛协奏曲第1号K.313
作品介绍
莫扎特的G大调长笛协奏曲和他的大多数作品一样,是为特定的使用目的而写的,这次干脆就是为了挣钱,为了筹措从萨尔茨堡到巴黎的一次昂贵的长途职业旅行所急需的款项。1777年10月底,莫扎特和母亲已远游至曼海姆,那里有著名的乐队和歌剧院。曼海姆的宫廷对这位二十一岁的天才并不太感兴趣。最后,一位业余长笛家德.让–一个在曼海姆的荷兰人–前来约请莫扎特创作一些简易的长笛协奏曲和长笛四重奏。
长笛作为独奏乐器,莫扎特并不喜欢,所以尽管手头拮据,还是迟迟不写。荷兰人于1778年2月底离去时,订货还远没完工,莫扎特的收费只好减半。但是,尽管他不喜欢这一乐器,但一动笔就不可能无动于衷。荷兰人收到的一首G大调协奏曲远远超出了他原先期望的业余水平,并且成为此后二百年来长笛演奏家和听众的艺术享受。
作品分析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G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在长笛独奏前,我们听到乐队呈示几个主要主题,第一个是最重要的。显然,这就是莫扎特在选用”庄严”来说明速度时心目中的主题。整首协奏曲虽然轻盈优美,开始主题却有某种程度的洛可可的庄严宏伟。
独奏长笛接下去演奏时,不满足于单纯按照惯例换个调来呼应那些乐队主题,而且按照典型的莫扎特的路子,穿过关系调e小调领域,用一个似怨似慕、似泣似诉的短句来丰富这一乐章。这一短句迄今犹为长笛专有的主题瑰宝。
呈示部一个跳跃的小小的终止音型结束,这个音型毫无显眼夺目之处,直到莫扎特的想象力扑了过去,把它改变成一长段展开部(01段03分40秒),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几个基本主题的再现由独奏与乐队共同演奏,直到华彩段,这时莫扎特听任独奏者自由炫技。
第二乐章:不太慢的柔板,D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如歌的慢板乐章为全曲之冠,有浪漫派的惆怅之感,带有加弱音器的弦乐的夜曲色彩。一个肃穆的空八度动机式音型引入主旋律,先由单簧管唱出,然后是长笛在呢喃的小提琴上独奏。
对比的第二主题(02段03分35秒)是一个具有思慕之情的上行旋律,令人联想起格鲁克的巴黎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极乐世界一场中著名的长笛独奏。这一乐章充分发展了交响奏鸣曲式,结束前有一段自由的华彩。
第三乐章:回旋曲,小步舞曲速度,G大调,3/4拍子,回旋曲式
这个精美的洛可可风味的末乐章采用法国回旋曲式,基本主题第一次都出现在独奏乐器上,这一主题回复三次,每次都略事装饰。各插段都是以晶光璀璨的炫技开始,然后在音乐内容上越来越丰富,中间一个插段按法国习惯主要采用小调,最后一个插段结束在自由华彩上。接着,转入回旋曲基本主题的最后一次回复,最后几个小节似乎在温柔地抚爱。
莫扎特:D大调长笛协奏曲第2号K.314
作品介绍
这首可爱的乐曲似乎特别适合长笛,中间乐章颇有诗意,第三乐章充满火花。然而,最近学者发现这首协奏曲原先是为双簧管写的。莫扎特创作此曲时二十一岁,是为意大利双簧管演奏家裘塞皮.费连迪写的,此人从1777年4月起为萨尔茨堡大主教服务。我们不知道莫扎特写完总谱的确切时间,但显然是在这一年秋天前往巴黎以前。
莫扎特把这首双簧管协奏曲带在身边。去巴黎途中最重要的一站是曼海姆,著名的曼海姆乐队是当年技艺最为精湛、影响深远的乐队。队员中有不少著名大师,其中有些还是有影响的作曲家。曼海姆乐队的首席双簧管弗里德里希.拉姆几度演出了莫扎特的协奏曲,屡获热烈喝彩。
莫扎特在曼海姆乐队队员中还有一位朋友–长笛家温德林。通过温德林,他从一个荷兰的业余长笛演奏家德.让那里得到了一笔报酬优厚的订货。他交出两部协奏曲和三首长笛四重奏,到手九十六个盾。两部协奏曲中,第一部K.313是新创作,第二部从他为费连迪写的双簧管协奏曲改编而成,原来是C大调,长笛吹奏时移至D大调。
作品分析
第一乐章:开朗的快板,D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第一个乐章在当时听起来一定特别别致,轮廓分明的小音型、烂漫的节奏、洋溢着古典主义风格的意大利席歌剧轻松活泼的气息。切分的正主题在开始几小节由乐队奏出,立即继以歌唱性较强的对比旋律,由第一小提琴奏出。独奏长笛的进入十分辉煌,是一个急剧上升的音阶和一个长久持续的高音,乐队在其下面再次宣布乐章的正主题。长笛继续吹奏辉煌的经过句,转入旋律优美的第二主题(04段01分33秒)。
在莫扎特的后期作品中变得如此重要的,中间的”展开段”,这里不过是连接乐章前后两半的一个灵巧的过渡。基本主题素材的再现十分正规,用一个华彩段和华丽的乐队全奏完美地收尾。
第二乐章:不太慢的行板,G大调,3/4拍子
慢乐章充分发挥了长笛的歌唱能力,特别是在乐队的副旋律上持续吹奏长音。莫扎特小心地使用他所熟悉的倚音,给这支歌增添了几分富有诗意的哀愁。
第三乐章:快板,D大调,2/4拍子,回旋曲式
末乐章是一首步态轻盈的回旋曲。它所根据的主题,莫扎特歌剧的爱好者一定会认出,是《后宫诱逃》中最明媚的灵感的源泉。那就是歌剧中勃隆德的热情洋溢的歌《何等幸福,何等快乐》。她在这首歌中盼望她所热恋的佩德里洛来救她出宫。这个选句由长笛的仙乐般的音色吹出后,立即由乐队接下去。
独奏长笛吹奏的第一个插段,好象是最初的选句的再现,但很快就用琶音和音阶向其他方面岔开去。乐队间断地加入,但在长笛尚未到达高潮性的华彩段之前,乐队早以成为它的快乐而听话的奴仆,乖乖地退居幕后,这主要是为了同迷人的独奏声部的感情相呼应而插入。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K.622
作品介绍
莫扎特对单簧管的喜爱是他的音乐气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第一次听到曼海姆乐队中的单簧管时,只有七岁,当时作为音乐神童在巡回演出。后来他在伦敦、在巴黎,在重访曼海姆时,一再听到单簧管。单簧管引起美感的声音,它那灵敏的力度层次,彩虹般的音乐幅度,从近乎小号般灿烂的高音到最低音区(所谓的夏卢莫音区)的浓厚的音色,使他着迷。在他悲惨的短短一生的最后几年,他在维也纳同单簧管大师安东.斯塔德勒(Anton Stadler,1753-1812,皇室宫廷乐队演奏员,和莫扎特一样,是个共济会员)的友谊使莫扎特对单簧管已很出色的掌握更加深了一步。
斯塔德勒从莫扎特的友情中得益更大,莫扎特不仅为斯塔德勒创作了古今整个单簧管曲目中最伟大的两部作品(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K.581和这首单簧管协奏曲),还让斯塔德勒随意享用他一家的慷慨,莫扎特手头只要挤得出一点钱,总是借给斯塔德勒;没有钱周济时,甚至借给他两只金表去典质。1791年12月莫扎特去世,葬在一个无名墓中时,根据官方统计的全部”资产”中有一笔斯塔德勒屡借不还的欠款五百弗罗林,折合三千余美元。
单簧管协奏曲是莫扎特完成的最后第二部作品,比这部协奏曲更迟的作品只有一部:《共济会》康塔塔K.623(伟大的《安魂曲》K.626则是他未完成的作品)。他一定是在歌剧《魔笛》首演(1791年9月30日)后立即动手写这部协奏曲的。一个星期后,莫扎特写信给在巴登附近疗养的妻子说,他已于10月7日写好斯塔德勒回旋曲的全部配器。估计他在一两天内就写完总谱。我们虽不知道首演的时期,但不会相距太久,因为按莫扎特的习惯,他总是要挨到演出日期逼近才动笔,紧巴巴地等到临演出前才交稿。
该曲的手稿现已佚失,但据说是专为斯塔德勒的特制单簧管写的,那支单簧管很特别,可以比一般单簧管低四个半音。不幸,最早的版本都是在莫扎特去世后十年,甚至更晚才付印的,而且全部都把单簧管独奏声部”修改”得符合标准的A调单簧管的音域。直到最近,经音乐学家考证,才找到这些修改的范围和性质。独奏部分有三十来处经过改动,小至个别的特征低音,大至九小节长的段落,多半为移高一个八度,这样协奏曲失去了最重要的音乐性,并改变了旋律线。早期的音乐编辑这样做,也是出于无奈,不然这部杰作就无法在一般单簧管上演奏。近年来已制作成有斯塔德勒那样大的音域的A调单簧管,因此,演奏者就可以吹奏莫扎特写的每一个音符,而不是人们熟悉并仍然喜爱的那个略经阉割的版本。
作品分析
第一乐章:快板,A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
乐队引子以弦乐组的一个温柔抚爱的主部主题开始。这首协奏曲的一大特点是,所有的单簧管独奏段都在一个最能表现这种乐器天鹅绒般的、给人美感的音色的力度和音高水平上开始。独奏单簧管接过主部主题时,效果甚至比乐章开始时更柔美。亲切的室内乐织体是由于先把伴奏只限于小提琴而获得的,后来才加上中提琴,最后允许低音弦乐器参加时,只是为了加几笔轻淡的和声支托。独奏单簧管的涟漪般的音阶和琶音结束主部主题的陈述。紧接着,听到单簧管用忧郁的小调式吹出一个对比旋律。这些惆怅的笔触,即使在活泼的第一和第三乐章中最阳光灿烂的时刻,也总是挥之不去。
第二乐章:柔板,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
慢乐章开始的旋律是世上少见的最优美的创作旋律,由独奏单簧管直接唱出,不用任何乐队引子。谁能相信,这一天使般的旋律竟是以十八世纪古典派的最流行的陈词滥调为依据的,这一短句已被莫扎特的同时代人用过几十遍、甚至几百遍,但从未用得如此出神入化,难以言传。独奏声部越是装饰、扩展,如在抽枝发芽,越觉得旋律天然地出自单簧管的音色。该乐章曾被用于电影《走出非洲》,广为流传。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A大调,6/8拍子,回旋曲式
尽管节奏遒劲,迂回曲折,这个回旋曲乐章的基本主题和前两个乐章一样,开始由独奏乐器轻轻地、温柔地吹出。在回旋曲基本主题的各次回复之间,可以听到越来越欢腾的插段,装饰性的音阶和琶音一泻而下,直落到单簧管的最低音,又急转直上,比前一次升得更高。莫扎特探索并利用单簧管音域的两极,手法简朴,炉火纯青。
这一切欢乐和光彩中毫无肤浅之感,即使这个末乐章也有些悲哀的瞬间。我们也不需在莫扎特的音乐中做更深刻挖掘:这里没有什么不久于世的预兆,没有任何与世长辞(哪怕是无意识)的表示。可这首单簧管协奏曲就是给许多人一个不可抗拒的印象:曲中有些地方实在太美了,美得太不一般了,乃至染上一层莫名其妙的悲哀。太完美的东西是不能持久的。
写在后面的话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类型,有它自己的特点:它不象文学作品那样需要翻译,因为我们常说:”音乐是全人类共通的语言。”它也不象绘画、建筑、书法和雕塑那样,一旦被创作出来,就基本”定型”,音乐必须被演奏家演奏出来,而且要有听众聆听。也就是说,音乐为演奏家和听众的参与而存在。
音乐艺术是具有”三度创作”特征的艺术形式,即作曲家构思谱曲时的一度创作,艺术家演奏时的二度创作,听众聆赏时的三度创作。
对于同样的一部音乐作品,不同的演奏家,甚至同一演奏家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态下,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演绎是不尽相同的。而且,不同阅历和修养的听众,对于同一部音乐作品,其感受也是各有千秋。甚至演出场地、乐器、演出现场的气氛等微妙因素,都会影响音乐的表达。因此,音乐作品的每一次演奏,每一次聆听,都是一次全新的创造过程,是音乐作品本身的又一次再生。正如指挥大师伯恩施坦曾说过:”每一次演出都能发现新的东西。对于这种体验,我在一次率维也纳爱乐乐团作巡回演出时再一次感同身受。那次巡回演出中我们只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一和第四交响曲,以及莫扎特的E大调-演出地点是德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这个过程里每一次演出都仿佛是首演,每一个晚上我们都像进行了一次全新体验,没有一个音符是简单的重复。在这次音乐之旅中,这几部作品中清新而无穷无尽的、兴之所至的灵感常常就这样淌入我们的意识之中�”
无论是欣赏音乐会还是欣赏唱片,我们必须记住音乐的”三度创作”特征-如果演奏家只是在炫耀技巧而没有音乐内涵,那么他顶多是个”乐匠”而非”音乐家”。如果我们在聆听音乐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那么音乐就成了”背景音乐”,这种聆听等于浪费时间。
现在国内古典音乐的普及读物不少,但将作品分析和唱片紧密结合起来的并不多。音乐评论大都是针对进口原版CD或针对”比较版本”、”收藏版本”的资深乐迷,对于还没有听过那些著名古典音乐作品的入门者而言则显得高深莫测,而且,进口唱片不菲的价格也使一般乐迷望尘莫及。
现在这套”普罗艺术名曲馆藏”系列,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音乐爱好者的入门问题。它针对的正是这样的消费者:受过一定的教育,有较高的欣赏品味,希望了解(并不研究!)古典音乐又不想花费太多。
该系列的文字部分介绍了作曲家的生平和音乐创作背景,对唱片中的音乐作品进行了客观的分析与说明,音乐资料丰富翔实。古典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它特定的创作规律表现手法,因此,编写者也有意识地向乐迷提供了一些欣赏技巧;更为重要的是,在大篇幅的作品分析中,直接标注了音乐的时间段落,将作品的结构清晰地展现出来;同时,还附录了一些相关的音乐常识,用以帮助欣赏者诠释音乐分析中的一些专业词汇。因此,这套系列可以说是古典音乐的有声读物,解决了入门者的许多实际困难。
对于内容通俗、结构严谨的音乐,文字分析会对欣赏者颇多帮助。但那些底蕴丰富、内涵深奥的音乐作品,需要乐迷在文字分析的基础上自己去体味、揣摩和把握。我们知道,如果文字能准确地对音乐的内涵进行表述,那么音乐作为一种不可取代的艺术语言也就失去了它独有的艺术魅力。音乐欣赏最重视个人的体验和感觉,其魅力在于”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即使受过专业音乐教育的人,也并不是每次聆听音乐时都将注意力完全放在结构分析上,他们更多的时候是用心灵去感受音乐的流动,从中获得艺术上的美感和享受。因此,千万不能只满足于了解作品结构,也不能完全依靠文字解说来听音乐。正如佛教一位高曾所说:”通过我手指的方向你可以看到月亮,但你我最终的目的是月亮而不是手指�”如果这套系列的文字部分能成为通向月亮的手指,我们将感到莫大欣慰
。
其实古典音乐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难深。如果你能分清绿茶和花茶的味道,你也能分清古典乐派和浪漫乐派;如果你能知道贝利对于足球的意义,你也能知道巴赫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如果你知道达芬奇和毕加索的差异,你也能知道莫扎特和勋伯格的差别;海菲茨拉小提琴的独特音色,正如罗大佑的嗓音一样与众不同;你喜欢上肖邦的速度也许比你喜欢上甲壳虫乐队的速度更快。
如果将我们用在聊天和看电视的时间抽出一些,静下心来去仔细听、认真读,那么我们就渐渐可以了解所谓”高深莫测”的古典音乐。而一旦喜欢上了古典音乐,就找到了可以终身为伴的朋友。
如果用耳朵和内心去和古往今来的音乐大师交流,反复聆听那些永恒的旋律,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古典音乐的崇高精神,保持了自己高贵的心灵和自由的精神。
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如果拥有了古典音乐这座繁花似锦、风光无限的花园,困顿中会得到舒解、成功后会得到鼓励、悲伤时会有抚慰、孤独时会有陪伴。它使我们在喧器中保持宁静,在浮躁中变得深刻,使麻木的心灵恢复敏感,在物欲世界里不至于媚俗……无论我们外在的社会地位是什么,在精神世界中我们是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