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衷主义(Eclecticism)是一种哲学术语,导源于希腊文,意为“选择的”,“有选择能力的”。后来,人们用这一术语来表示那些戏认同某一学派的 学说,又接受其他学派的某些观点,表现出折衷主义特点的哲学家及其观点。它把各种不同的观点无原则地拼凑在一起,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固定的立场,只把各 种不同的思潮、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在一起的思维方式,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19世纪中叶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很快,资产阶级以不再是为自由主义而战的斗士,他们的心现在只为钱跳动,连文化和建筑也成了商品,于是,以抄袭、拼凑、堆砌为能事的折衷主义创作手法占了统治地位。
折衷主义是一种过渡现象,是指把不同质的现象或理论无原则地、机械地结合在一起的观点。
折衷主义建筑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至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丰富多样的建筑来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在 十九世纪,交通的便利,考古学的进展,出版事业的发达,加上摄影技术的发明,都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以往各 个时代和各个地区的建筑遗产。于是出现了希腊、罗马、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建筑在许多城市中纷然杂陈的局面。
代表性著名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在十九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是当时传播折衷主义艺术和建筑的中心 。而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期,则以美国最为突出。总的来说,折衷主义建筑思潮依然是保守的,没有按照当时不断出现的新建筑材料和新建筑技术去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
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有:巴黎歌剧院,这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进了繁琐的雕饰,它对欧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响;
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是为纪念意大利重新统一而建造的,它采用了罗马的科林斯柱廊和希腊古典晚期的祭坛形制;
巴黎的圣心教堂,它的高耸的穹顶和厚实的墙身呈现拜占廷建筑的风格,兼取罗曼建筑的表现手法;
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博览会建筑则是模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建筑的风格。
马德里Gran Via (格兰维亚大街)第一阶段的工程的建筑也大部分属于折中主义新古典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