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多瓦/孤悬在天涯/漆黑的小马/橄榄满袋在鞍边悬挂/这条路我虽认识/今生已到不了科尔多瓦;穿过原野穿过烈风/赤红的月亮漆黑的马/死亡正在俯视我/在戍楼上/在科尔多瓦;唉,何其漫长的路途/唉,何其英勇的小马/唉,死亡已等着我/等我赶路去科尔多瓦/科尔多瓦/孤悬在天涯。——洛尔迦
洛尔迦故居
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Federico del Sagrado Corazón de Jesús García Lorca)是西班牙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被认为是西班牙文学“二七一代”作家之首。19世纪末,他出生于南部城市格拉纳达(Granada)附近的一座小镇。在马德里大学学习期间,他认识了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等不少艺术家。他的诗歌采取了民间谣曲的形式,读来朗朗上口,叙述了故乡人民的苦难,抒发了对一切被压迫民族的同情,揭示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除诗歌之外,洛尔迦还创作了包括《血婚》在内的12部戏剧作品,为西班牙戏剧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如果从塞维利亚(Sevilla)坐车去科尔多瓦,会经停一座叫做卡莫纳(Carmona)的小镇。在这座小镇有一座叫做“科尔多瓦之门”的城门,出了城门,远处便是无际的原野,而路的那段便是那座名为“科尔多瓦”的城市。
科 尔多瓦与塞维利亚、格拉纳达三座城市作为安达卢西亚大区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三座城市,形成了一个“旅游铁三角”,几乎每位来西班牙南部旅游的朋友都会选 择以这三座城市为中心开启一段探险旅行。同西班牙许多城市一样,天主教、伊斯兰教与犹太教三教在此地轮流更替,造就了今天科尔多瓦独具风情的城市面貌。
而这座城市最有名的、游客的必览之地就是位于市中心的清真寺–大教堂(Mezquita – Catedral)。它的建造历史回溯到公元785年,阿卜杜–拉赫曼一世在785-787年间在西哥特教堂的废墟上建立起了这座清真寺,经过9世纪和10世纪的不断扩建和修整,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如今清真寺内遗留下的800多根花岗岩和大理石的石柱、红白相间的条纹拱廊、以及熠熠闪烁的黄金镶嵌装饰间,仿佛摩尔人的金戈铁马踏过这片土地时发出的战鼓连天、拼杀呐喊仍在回荡,似乎穆斯林的礼拜召唤余音尚盘旋在清真寺的上空,久久未曾散去。
然而,天主教双王——斐迪南(Fernando)和伊莎贝拉(Isabel)领导的军队势如破竹,长驱南下,伊斯兰统治者节节败退,对于西班牙的统治终于瓦解。在这场光复战争中,科尔多瓦重归于天主教的统治之下。在那个时代,宗教上取得的胜利往往比起土地的征服更为重要。于是,1236年 在这座清真寺中举行了天主教仪式,宣布它重新成为天主教教堂。在随后的三百年中,天主教和伊斯兰教奇妙地在同一个空间中朝拜着各自的神灵,念诵这不同的经 文,供奉着截然不同的信仰,这座建筑中混合包容着两种不同性质的宗教。最终征服者——虔诚的天主教信徒们不再容忍这种所谓的“共用”以及伊斯兰教的存在, 摩尔人被强行驱逐出西班牙,大规模的清真寺改建工作付于实施:高挑的哥特式教堂破顶而出,召唤礼拜的宣礼塔改建为教堂钟楼,形成了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独一无二的清真寺–大教堂。
清真寺–大教堂附近的花巷( Calleja de las Flores)中,极富南部特色的白墙上缀满了五彩斑斓的天竺葵,从这里可以拍摄到鲜花衬托下的清真寺–大教堂。
科尔多瓦市民热爱鲜花,每家每户都热衷于用一盆盆鲜花装点自家的庭院,尤其在春天四、五月间,五月十字架节(Cruz de Mayo)、庭院节(Patios de Córdoba)等接踵而至。在五月十字架节中,各个街区用鲜花编织成精美的十字架,进行评选。而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庭院节期间,整座城市将化身花海,很多庭院向公众敞开大门,供公众欣赏。2014年科尔多瓦庭院节举办日期定于5月5日-18日。
其他当地旅游景点:基督教国王城堡(Alcázar de los Reyes Cristianos)、古罗马侨(Puente Romano)、卡拉荷拉塔(Torre de la Calahorra)、考古博物馆(Museo Arqueológico)等
科尔多瓦旅游官方网址:http://www.turismodecordob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