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呐喊

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区位于相对孤立的山地,是十七个自治区中高度自治的地区,同样是西班牙经济强势地区。巴斯克人是欧洲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至今仍然保持着自己的巴斯克语言和传统。历史和文化造就了巴克斯克大胆而富有创造力的个性,他们长期自治,并多次成功抵御强敌入侵。巴斯克人在西班牙收复失地成为独立国家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后在西班牙进行全球扩张,建立殖民帝国的过程中,骁勇善战的巴斯克人又成为西班牙殖民军队的主要力量,为西班牙帝国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然而,在这片祥和之地,不能忘记整个巴斯克地区在西班牙独裁者弗朗哥统治的近四十年间,不仅有曾遭大轰炸的格尔尼卡小镇,而且巴斯克文化与语言也被禁。和加泰罗尼亚一样,巴斯克是西班牙独立意识较强的地区,处处挂着巴斯克旗,可想而知,他们固守自己的信仰、文化和生活传统,都必然有自己族群生存的强大记忆,当传统在被不断地蔑视以及否定之后,现代权力的政府是要压抑限制自治的渴望,还是在复杂的族群记忆冲突间寻求尊重与和谐?

格尔尼卡原是巴斯克地区一个宁静的小村庄,居民们每天都为集市贸易忙碌着,谁能想到一九三七年四月二十六日这天,在弗朗哥的命令下,格尔尼卡遭遇了无缘无故地大轰炸,整个村庄炸成一片废墟,死伤上千。当时正值西班牙内战,是弗朗哥与马德里共和军的战争,于远在北部的格尔尼卡何干?弗朗哥的大轰炸是对格尔尼卡惨绝人寰的种族灭绝。从此巴斯克与西班牙之间结下恩怨情仇,至今都无明确的说法。

轰炸事件让远在巴黎的毕加索无比愤怒,并沉痛反思。作为西班牙知名艺术家,毕加索创作了一幅记录格尔尼卡厄运,充满反战力量以及暴行场景的巨幅画作,并直接以格尔尼卡命名,让人永远铭记曾经饱受炸弹蹂躏的格尔尼卡。毕加索为弗朗哥镇压格尔尼卡巴斯克族群绘制的巨作,成为历史对抗强权的旷世名作,成为苦难记忆的永恒见证。尽管当年的格尔尼卡惨案至今仍然是令马德里十分尴尬且不愿提及的话题,但没有谎言可以永远隐藏,因为历史可以铭刻在集体记忆中。

为了探寻《格尔尼卡》背后的历史,驱车前往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区,经过毕尔巴鄂,专程来到小城格尔尼卡。虽然轰炸已经过去八十多年,但是格尔尼卡的人们从未忘记,一个村庄和几代人对苦难的默守和坚持从未放弃。

一幅画讲述了一个国家的故事,《格尔尼卡》是毁灭的丰碑,是被毕加索艺术灵感强化的愤怒和呐喊。《格尔尼卡》是毕加索最为知名的作品之一,创作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以独特的毕式元素,立体抽象地展现了战争给生命带来的痛苦。画面没有具体描绘事件与地点,也没有重塑轰炸场景,只是藉着毕加索擅长的立体元素,诉说战争下的悲痛,表达愤怒与抗议。其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影响了无数现代艺术家,被赋予永恒的价值。

1937年4月26日下午4点半,格尔尼卡的居民平静地忙碌着,三架来自纳粹德国的轰炸机突然出现在天际,在人群熙攘的广场投下炸弹,受伤与受惊的平民四散逃窜,鲜血、恐慌、死亡、绝望……人性脆弱与黯淡的情绪交织一起。对于格尔尼卡,世界在那天终结!

由陶瓷片做成的格尔尼卡壁画镶嵌在格尔尼卡镇中心主街的墙上,透过《格尔尼卡》看世界,反思人权与巴斯克冲突。让人想起在巴黎毕加索博物馆,馆里也有一幅几乎是同尺寸的《格尔尼卡》印刷品,博物馆里的影像室循环播放着毕加索创作此画的过程,因为《格尔尼卡》原作收藏于马德里索菲亚现代艺术中心。

毕加索出生在西班牙,长期在法国,与梵高一样,其知名作品都是在法国创作的。《格尔尼卡》堪称毕加索的巅峰之作,除此之外,毕加索还有描绘朝鲜大屠杀的战争绘画《朝鲜大屠杀》,两幅作品都以毫无血色的黑白灰色调为主。战争贯穿了毕加索的一生,对他的艺术创作影响很大,晚年的毕加索画了许多象征和平的白鸽,在其中寄托自己渴望和平的愿望。

《格尔尼卡》运用立体和超现实主义风格,以写实、寓意和象征符号,揭露弗朗哥对格尔尼卡无辜平民的摧残,如炼狱般的惨状,公牛、马、灯泡一样的瞳孔,惊惶失措的居民,抱着孩子哭泣的女人!眼前是混沌的碎片,充满着悲剧气氛,既没有巴斯克风格,也没有格尔尼卡的痕迹,而成为经典的反战宣言。毕加索倾注了自己思考多年的艺术理念,将格尔尼卡的灾难和厄运,将那种惶恐不安与野蛮暴行展示无余,感人之处溢满画面。似曾相识的感觉,来自戈雅的名作《1808年5月3日的枪杀》。西班牙的现代绘画始于戈雅,戈雅开创了一种新的创作类型,从他开始,到马奈的《枪决皇帝马克西米连》,再到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朝鲜大屠杀》,虽然绘画风格不尽相同,却有异曲同工的感觉。

戈雅的《1808年5月3日的枪杀》与《格尔尼卡》两幅画被认为是西班牙绘画艺术中悲剧性作品的巓峰之作

法国大师马奈《枪决皇帝马克西米连》

《格尔尼卡》完成后首先在巴黎博览会上展出,继而在欧洲巡展。二战斯间,《格尔尼卡》成为控诉现代战争的宣言,而以后在世界各地如发生类似的攻击手无寸铁的平民或种族骚动,都有人以此画作呼吁和平,哪里有战争的伤痕,哪里就有对《格尔尼卡》的推崇,这是艺术跨越时空直指人心的力量。

当西班牙内战结束之时,二战又山雨欲来,《格尔尼卡》从欧洲流亡来到美国,并在美国各地巡展,受毕加索之托暂时栖身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尽管此作诞生于法国,但《格尔尼卡》的精神内核属于西班牙。然而因为二战和弗朗哥独裁一直被拦在故国之外,毕加索本人也因轰炸事件和弗朗哥的独裁政府,离开西班牙流亡巴黎,至死不还乡。对《格尔尼卡》的态度,毕加索始终坚持:只要佛朗哥活着,只要西班牙没有民主,《格尔尼卡》的回归就无从谈起。弗朗哥死后,虽然卡洛斯一世力挺民主,但西班牙左右两翼斗争依旧激烈,政变不断,民主进程一波三折,因此《格尔尼卡》迟迟未回到西班牙。

在毕加索去世八年之后,《格尔尼卡》终于在1981年踏上了归国之途。对于很多在弗朗哥时代被迫离开故土的西班牙人来说,《格尔尼卡》也如同一位遭受流放命运的同胞。虽然终于结束漂泊,然而正义从未得到伸张。

格尔尼卡大轰炸后弗朗哥极力回避掩盖真相,还把责任归罪于德国纳粹(德国后来承认参与轰炸并请求原谅),马德里政府至今没有公开承认轰炸是弗朗哥的种族灭绝行为。巴斯克地区一直都在为此事与中央政府抗议,最终结果也只是在1998年建立格尔尼卡和平博物馆以此纪念,这是巴斯克地区以及西班牙第一座和平博物馆,主要展示格尔尼卡轰炸事件和西班牙内战。

格尔尼卡和平博物馆前的广场上,伫立着当时大轰炸的许多照片,通过恢复历史记忆,揭示真相,将先辈们所经历的历史时刻传递给子孙后代,主持正义。

经历了大轰炸的格尔尼卡如今恢复平静,已经看不到当年惨遭摧毁的硝烟弥漫,但是战争的伤痕难以抚平。那天格尔尼卡天气阴沉下着小雨,仿佛泣诉着伤痛的过去,格尔尼卡重建的街道房屋依然是西班牙三种文化风格。

Church of Santa Maria是格尔尼卡最古老的哥特建筑,三眼巴洛克钟形山墙高耸如天,见证了格尔尼卡5个世纪的历史。圣玛丽亚教堂在格尔尼卡轰炸中有幸没有被摧毁,但仍然遭到严重损坏,其中一个小教堂被毁,圣器室被烧,大量具有历史意义的文件丢失。

巴斯克语诗人、作家和音乐家Iparraguirre创作的著名诗歌《格尔尼卡树》,成为巴斯克人的国歌,巴斯克人的心中都有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镇中心的集市,是巴斯克地区最古老的市场,生活本该如此平静。

巴斯克地区比邻大西洋,拥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风貌,其中有三个自然生态公园,高山、森林、湖泊纵横,可以让人看到在西班牙其它地方难得一见的自然和田园美景。从毕尔巴鄂到格尔尼卡只有30多公里,乡村路上蜿蜒行车怡然自得。

毕尔巴鄂是巴斯克首府,是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也是巴斯克的文化艺术中心,可谓是西班牙北方的明珠。毕尔巴鄂拥有西班牙最好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古根海姆现代艺术博物馆,无论从建筑外观,收藏展品都胜过马德里索菲亚王后现代艺术中心,可惜那天周一闭馆无缘参观。

古根海姆博物馆由加拿大-美国后现代主义设计师弗兰克盖里设计,是解构主义建筑的代表,钛金属打造的外观在不同天气不同光线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变化,非常吸睛。

西班牙每座城市因其物产不同,会出现不同特色的Tapas。同样概念的Tapas,在北方的巴斯克地区变成了Pintxos,更多以海鲜入菜。

毕尔巴鄂街上的巴斯克妇女雕塑

毕尔巴鄂历史深邃,风格独特,环境优雅,民风古朴。

毕尔巴鄂市政厅

为了去格尔尼卡,只在毕尔巴鄂住了一晚,匆匆而过。

此条目发表在未分类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