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哥特式教堂的两侧,都有很多壁龛,壁龛里有雕塑或者是油画,描绘耶稣或者其他门徒的事迹,供人们朝拜。
进入圣家堂之后,你却找不到这样的壁龛,而且里面除了置身丛林中之外,很少看到有雕塑或是壁画。
实际上,在整个圣家堂内部,只有四幢雕塑,本期我们一一介绍。
耶稣受难十字架
最显眼的就是摆在正中间主祭坛上拥有华盖的耶稣,与其他教堂背后华丽的巴洛克风格不同,这个雕塑简约,但也不失高贵。
圣家堂的华盖
这个受难十字架的手法,也与常见的不同。一般是耶稣头朝右边(在基督教信仰中右是好,左是坏),头戴荆棘王冠,手脚被钉子贯穿,通常是两脚交叉被一根钉子钉在一起,看起来像是刚刚死去。大部分受难十字架雕塑都表现的非常写实,所以给人一种血淋淋的印象。
常见的耶稣受难十字架
这个雕塑给人感觉是像是耶稣尚未断气,还在像天父祈祷(也是在求救),因此头朝上方。双腿也并非是交叉,而是弯曲,似乎是在挣扎。
据路加福音记载,耶稣临死前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23:34),而马太福音中记载耶稣说的是:“我的神!我的神!为什麽离弃我?”(马太福音27:46)。因此,我理解的意思既是向神祈求,也是在悲伤地求救。
华盖
耶稣雕塑头顶上华丽的盖子,有专门的术语,叫做华盖(Baldachin),早期教会穷的时候用的是布做的,后来就越来越华丽和名贵。华盖并非教堂专用,也可用于王室的游行、加冕礼上。
梵蒂冈圣彼得教堂中由贝尔尼尼设计的华盖
高迪在马约卡的主教堂中设计了华盖,给圣家堂的华盖设计过草稿,但并未完成。这个2010年启用的华盖是根据高迪所确立的一些象征所设计的。
在圣家堂最中间的顶部,是象征着上帝圣父的符号,华盖则代表了圣灵,而华盖下面就是耶稣,此处又是三位一体的象征。
三位一体
细心的人(估计也没人看出来)可能已经发现,这个华盖并非圆形,也并非正六边形,而是七个边,这七个边就是代表了圣灵的七个恩赐,大意与我们的仁义礼智信差不多,分别是:智慧、谅解,忠告,毅力,知识,虔诚和敬畏上帝。
圣灵的七个恩赐
这七个恩赐以加泰罗尼亚语写在了华盖的每个边上。每个边上,向上的地方又装饰了麦穗,是圣餐面包的象征,向下的地方是红、白和金三种颜色的葡萄,是圣餐中葡萄酒的象征。
华盖细节
每个边下方又垂挂着7盏灯,一共49盏,加上正前方的两个边的拐角处多加了一盏,所以一共是50盏灯,正好象征着复活节至五旬节之间的五十天,也就是从耶稣复活到耶稣圣灵降临在门徒身上的五十天。
50盏灯
因为整个华盖和耶稣受难十字架是悬空的,受力点在两边的黑色玄武岩柱子上。而柱子上用金属支架予以锚固,这个金属支架上也镂空了圣保罗和圣彼得的名字,正好是这两根玄武岩柱子本身所代表的人物。
保罗和彼得悬吊着耶稣的华盖
持百合花手杖的约瑟夫
诞生面进来之后,身后就有一栋耶稣养父约瑟夫的雕像。
持百合花手杖的约瑟夫
约瑟夫的形象是一个年长的男子,一般象征着他是有智慧的人(也比玛丽亚大),手中所持开有百合花的权杖。这个故事来自于《圣经》中的《雅各书》,说是玛丽亚自幼时被双亲献于圣殿,及婚嫁年龄,圣殿司祭为其找对象,但玛丽亚说自己要单身不嫁,意思就是已向天主守贞。
司祭就为其寻找能保护玛丽亚贞洁的未婚夫(这个逻辑真搞不懂),邀请大卫家的未婚男子,一人带一根手杖放置在圣殿前,若是三天之后谁的手杖能够开出花来,那么谁就是为天主守护玛丽亚童贞的未婚夫。
三天之后,只有约瑟夫的手杖开出了百合花,而且他身上还飞来了天主的信使——鸽子,最终两人便定了亲。
在其他一些作品中,尤其是油画或壁画中,约瑟夫的形象中,通常有开花的权杖和鸽子,而雕塑倒是较少,大概是因为雕塑上放一个鸽子不太美观(也可能真的鸽子没事就会停留在雕塑上面,所以就没有做一只假鸽子的必要了)。
其他艺术作品中的约瑟夫形象
虽贵为犹太大卫王的后裔,但家道没落,约瑟夫这时候只是个做木匠的,所以很多艺术形象中也会表现为他拿着木匠的直角尺或其他工具。因此,约瑟夫倒是成了后世的手工艺人的保护神,巴塞罗那的波盖利亚菜市场就写着圣约瑟夫的名字。
波盖利亚圣约瑟夫菜市场
也正是约瑟夫保护各种手工艺人,最后也成了工人的保护神,很多社会主义者(他们不都是无神论吗?)的“约瑟夫工人”日,演变为我们现在过的5月1日国际劳动节(下次放五一的时候记得给约瑟夫上香)。
可惜的是,约瑟夫在教会史上的地位并不高,而且《圣经》中较少记载。所以直到19世纪才确认了约瑟夫的瞻礼日是每年3月19日,而劳工主保节也就是五一劳动节是在1955年才确立。
圣母玛丽亚雕像
而在受难面出口的正上方,则是耶稣的母亲,圣母玛丽亚的雕像。
圣母玛丽亚
(据说)玛丽亚是童贞怀孕,众生也未曾与约瑟夫生养其他儿女,所以一般玛丽亚的形象都不会是挽着发髻,而是披散着头发,这个雕像就是披头散发的玛丽亚。
头顶上的光圈冠冕是由十二颗星星组成,也象征了以色利的十二个分支。
玛丽亚和约瑟夫这两个雕塑是由巴塞罗那的雕塑家Ramon Cuello在2009、2010年制作。该艺术家还在西切斯有一栋这样的雕塑:《马尔瓦西亚姑娘》。
马尔瓦西亚姑娘
不屠龙的圣乔治
在荣耀面的内部,正对着主祭坛,是另一栋雕塑,这是由圣家堂受难面设计师苏比拉克所做的“圣乔治”。圣乔治是巴塞罗那的主保圣人,这里有他也并不显得奇怪。
圣乔治
奇怪的也不是苏比拉克独特的个人风格,而是这个以屠龙而知名的勇士、巴塞罗那的守护神圣乔治,并没有龙,也没有马,更没有剑。
一般的圣乔治雕像和绘画是相当英姿飒爽的,像是加泰罗尼亚政府宫侧边、位于神父街(Carrer del Bisbe)墙上的圣乔治屠龙。
加泰罗尼亚政府宫外墙上的圣乔治
苏比拉克偏偏不这么做,例如在蒙特塞拉山上,他就做了一副差不多的石雕圣乔治,只是这幅雕塑还可以看到圣乔治的剑。
蒙特塞拉山上的圣乔治
但在圣家堂里面的这个圣乔治,活生生感觉就是独孤求败,英雄寂寞的神情。也或许是因为,任何人进入教堂,都必须卸下武装,所以圣乔治也变成了没有龙马剑的普通人。
孤独落寞的圣乔治像
这座雕塑于2006年放置完成。
备注:圣家堂内部图片来自于圣家堂官网,其余来自于网络。
推荐阅读 格列柯南,公众号:巴塞罗那伯爵圣家堂内部细节解读(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