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家大教堂,全称神圣家族宗座圣殿(加泰罗尼亚语:Basílica Expiatòria de la Sagrada Família;西班牙语:Basílica y Templo Expiatorio de la Sagrada Familia;直译为“神圣家族赎罪殿暨宗座圣殿”)一般简称为圣家大教堂或圣家堂(Sagrada Família)。由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迪设计的这座天主教教堂,其高挑而独特的外形使它非常令人瞩目,在巴塞罗那的各个方向都能目睹其伟岸身影及其正在施工的脚手架。大教堂从1882年开始修建,由于受资金、战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至今仍属在建工程,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还未完工就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建筑物。1969年,圣家堂以“圣家赎罪殿”的名义登录为西班牙文化财产。1984年,圣家堂的诞生立面、地下圣坛与高迪其他6个位于巴塞罗那的建筑作品,以“安东尼·高迪的作品”的名义共同登录为联合国世界遗产。2010年11月,由教宗本笃十六世祝圣主祭台成为宗座圣殿。
1882年,由Josep Maria Bocabella领导的Asociacion Josefina y del Templo宗教团体出资,建筑师Francesc de Paula del Villar负责开始兴建。一年后,因设计的教堂建造成本太高,建筑师因与宗教团体意见不合而辞职,这时候高迪的赞助者古埃尔立刻推荐年仅31岁的高迪担任了这个工程的负责人。高迪接手后,地下圣坛已在建造中,无法修改设计图纸,于是他按照第一任建筑师Francesc de Paula del Villar的设计建造完成地下圣坛,然后把整个教堂进行重新设计,把原先设计的新哥特式教堂改为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建筑。从1883年至1893年高迪主要在原有设计的平面上做修改,不敢做太大变动。从1891年至上世纪初,由于米拉之家、古埃尔公园建成的成功,高迪开始大胆修改教堂设计。他将教堂的三个立面分别以隐喻的手法设计成象征耶稣一生的三个阶段:诞生、受难与复活,并将教堂原有的方塔改为圆塔并且增加到18个,由此高迪通过隐喻和装饰把教堂的纪念性推到顶峰。
按照设计,圣家大教堂有东、西、南三个立面:东侧立面称为“诞生立面”(Nativity façade)、西侧立面称为“受难立面”(Passion façade),主立面位于南侧,称为“荣耀立面”(Glory façade)。每个立面都会建有四座钟塔,共计十二座,分别代表耶稣的十二门徒。除此之外,建筑的中央另有六座高塔,其中四座代表圣经四福音书作者——玛窦、圣马尔谷、路加和若望,一座代表圣母玛利亚,一座代表耶稣基督。所以整个圣家堂的设计当中总共将建造十八座高塔。代表十二宗徒的十二座高塔的高度介于98.4米和117米,代表福音书作者的四座高塔高达120米,代表圣母玛利亚的高塔高达120米,代表耶稣基督的高塔高达170米。
人们习惯按街道方向描述圣家大教堂的东西南北,但由于巴塞罗那街区设计都是呈45°角的方向,所以严格意义上说大教堂的三个立面应该称为“东北立面(东)”、“西南立面(西)”、“东南立面(南)”。
教堂大部分的设计都未在高迪生前真正建成。圣坛地下室建于1889 – 1892年,“诞生立面”建于1892 – 1930年,高迪去世于1926年,“受难立面”建于1954 – 1977年,偏殿和中殿建于1978 – 2000年,“荣耀立面”以及教堂中间的六座高塔还在建造当中。
出身于世代铁匠的高迪,天生具有良好的空间解构能力与雕塑灵感;儿时的风湿病又迫使其练就了一双观察与解读大自然的敏锐的眼睛,这些因素都成就了高迪日后成为师法自然的建筑大师。圣家堂的重新设计就带有强烈的自然色彩,高迪以大自然诸如洞穴、山脉、花草动物为灵感来设计装饰教堂,更将《圣经》中的场景画面以立体的形式在整个建筑中加以展现,同时教堂的设计完全没有直线和平面,而是以螺旋、锥形、双曲线、抛物线等各种变化组合成充满韵律动感的神圣建筑,这些都使得圣家大教堂完全有别于其他教堂而独树一帜,卓尔不凡。
“诞生立面”面朝东侧,是教堂最早建造的立面,也是唯一高迪生前几乎建成的立面。他以基督的诞生为题,墙上的雕塑展现了由童贞玛利亚怀胎到基督长成的故事,因是欢迎庆祝基督诞生,以欢喜愉悦的雕塑为主。在“诞生立面”中,高迪运用了大量的动植物自然元素,表现了浓烈的生命活力。他的设计让整个立面看起来更像一幅栩栩如生的巨型浮雕。诞生立面有三个入口,分别代表希望、感恩和信仰。
音乐庆贺的画面
东方三博士受伯利恒之星的引领,来到耶路撒冷寻找诞生的未来犹太人之王,跟着它直到了耶稣出生的地方,并献上他们带来的黄金、乳香和没药。
万民朝拜
东侧的中门主要讲述了耶稣诞生的过程,侧门则描绘了耶稣成长及传道的故事。
这是写信给上帝的邮箱吗?
西侧的“受难立面”以基督的死亡为题,高迪为了表现受难的痛苦,设计了有棱有角的现代线条,雕刻家Josep Maria Subirachs参照高迪留下的图稿雕刻出了由最后的晚餐到基督被钉十架,到基督升天的故事。受难立面也有三个入口,分别代表善良、希望和忠实。
西侧面的雕塑与东侧相比,风格明显不同,不再写实而重在写意。批评者却认为,苏毕拉克的雕塑线条生硬、毫无感情,与高迪在诞生立面设计的雕塑相比毫无价值。
《最后的晚餐》
耶稣死时的年仅33岁,这个数字以十六宫格的形式标示在墙上,怎么组合?看后文地下室
入口处,被缚的耶稣
西侧面的四座钟塔上调有分别代表的耶稣的四个门徒:雅各布斯、巴多罗买、托马斯、菲利普
钟塔顶端花样的十字架
待圣家堂全部建成后,荣耀立面将成为主出入口。荣耀立面的大门也有三个入口,分别代表仁慈、希望和信仰。大门里将建造一个由七根立柱支撑的门廊,象征圣灵(Holy Spirit) 所赐的七件礼物,同时也代表反对七宗罪恶的高尚品德。
建设中的荣耀立面
石笋的顶端装饰瓜果或花草
进入教堂内部要排队到西侧立面买票进入,入口的铜质大门上刻满了文字,十六宫格与“耶稣”
进入大教堂内部如同进入茂密的森林,立柱如同巨树拔地而起,枝繁叶茂
圣坛顶部为透光屋顶,并饰以“万丈光芒”
立柱的分支部位装有照明灯,有素色的,也有彩色的
立柱也穿了花衣
教堂内有电梯直达112米高的塔顶,可登高一望将巴塞罗那全景市容尽收眼底。若体力许可的话,也可以选择能沿著螺旋梯拾阶而上,定有别样感受
墙角的灯具装饰 (盛放圣水的贝壳,标牌上写着来自菲律宾)
圣家大教堂的地基模型
透过贴近地面的树叶形玻璃小窗,能够看到地下室,像是一个小型的礼拜堂
从教堂的东侧门出来,沿南侧的斜坡路可以进入地下室,与上幅照片看到的位置不同,这里有个展览馆,展出与圣家堂有关的许多模型和照片资料。
这是室内结构模型
北侧小配殿及西侧立面模型
建筑师Josep Maris Subirachs画的西侧面雕塑手稿
高迪的沙包模型。他认为,把沙包坠在若干条绳子的交汇点,靠重力形成的钟乳石形状的结构如果能够承受沙包的重量,那么用砖石搭建它的倒影,则也能承受相应的重量。沙包越重“钟乳石”就会越尖,那么反过来为了承受更多重量,塔尖也应该越尖。然后在绳子的其他地方悬挂更多的沙包,绳子的形状相应改变。从模型的影子里可以看到这些沙包的倒影与圣家堂的高塔十分相似。
隔着展馆的玻璃窗,能看到教堂的设计研究室,工程师们正在认真地研讨方案细节
自高迪以后,现在的建筑师已是第六代了,目前3个立面已建好2个,18座高塔已建好8座,整个建筑完成了将近50%,乐观估计要在2026年才能全部完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