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给我说一说关于莎乐美的一切?

这是我之前写在公众号 “半日时差 ”的一篇关于莎乐美的文章的节选。希望能帮到你。

莎乐美的故事取自《圣经·马太福音》。以色列国王希律因娶了哥哥的妻子希罗底,而被人民尊为先知的约翰表示反对,国王希律便将约翰关在牢房中。希律王生日,希罗底安排自己与前夫的女儿莎乐美献舞,希律王对貌美如花的莎乐美存有爱欲,再加之莎乐美的舞蹈本就特别的诱人,希律王很开心,许诺莎乐美一个愿望。因约翰的反对而心存不满的希罗底唆使女儿莎乐美,于是,莎乐美说:“请把施洗者圣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我。”希律王便派人将约翰斩首,并将头放在盘子里端给来莎乐美,莎乐美拿去给她的母亲。

好了,圣约翰不畏强权,勇于指出希律王的“罪”,圣经讲述的是这份伟大。圣约翰的死与听母亲话的傻白甜美少女并没有什么关系。想来画家Luini也是如此理解。

Luini是与达芬奇同时代的画家,画风深受达芬奇影响。这幅《莎乐美接受施洗者圣约翰的头颅》(Salome receives the Head of John the Baptist)现藏于卢浮宫中。画中,少女目光淡定,望向一边,似乎是在等待母亲的表扬吧。

Bernardino Luini,Salome receives the Head of John the Baptist,1527,oil on canvas,Musée du Louvre,Paris

来张少女面部放大图,仔细看看,并没有因为害死先知而惶恐内疚。


画家Luini还有一副同样主题的画作,名叫《莎乐美和施洗者圣约翰的头颅》只是少女面露难色:杀生不好,不听母亲的话也不好,但是人都杀了,那就表现的愁一愁吧。

Bernardino Luini,Salome with the Head of Saint John the Baptist,1515–25,Oil on panel,Museum of Fine Arts,Boston

放大面部,内心似有纠结与懊悔。这幅画中,画家似乎又觉得,少女还是那个单纯的少女。可见,Luini也是个纠结的画家。


卡拉瓦乔也画过相关的故事。藏于瓦莱塔圣约翰副主教座堂的《被斩首的施洗者圣约翰》用了卡拉瓦乔一贯的画法,他加深了阴暗部分,用一束眩目的光打在人物上。强烈体现出人物的真实感。先知圣约翰双手反绑,被压在地上斩首,左一少女莎乐美端着银牌子正准备弯腰去装,左二老妇双手抱头不知有没有痛苦流泪,左三腰间挂着钥匙的男子应该是监狱的小头目,指使左四侩子手将砍下的头颅装入盘中。动作的一瞬被定格在画面上,细细观看,却可让人联想到前后的连贯场景。

Caravaggio,The Beheading of Saint John the Baptist,1608,Oil on canvas,St. John’s Co-Cathedral, Valletta

卡拉瓦乔也有一副《莎乐美和施洗者圣约翰的头颅》同名作,现藏于马德里皇宫。

Caravaggio,Salome with the Head of John the Baptist (Madrid), 1609,Oil on canvas,Palacio Real de Madrid

图中莎乐美衣着朴素,目光莫测,但脸上却还带着一丝腼腆。想来也是个听母亲话的傻白甜吧。


同样是莎乐美的故事,王尔德的戏剧可不能这么简单。没有一波三折的故事不是好的戏剧。于是故事被改编成,希律王的继女莎乐美公主爱上了先知约翰,向约翰表达心意并祈求一个吻,约翰拒绝了公主。公主母亲希罗底对圣约翰直言反对她的婚姻心存记恨,挑拨公主并利用希律王对公主爱,用公主美丽的舞蹈换取一个誓言。垂涎美色的希律王怎会不答应。于是一曲舞毕,圣约翰的头颅便在了莎乐美的手中。少女热烈的吻着冰冷的头颅,终于达成了心愿。总归就是希律王爱少女,少女爱先知,先知爱上帝。希律王肉欲的爱,少女偏执的爱,先知对宗教的大爱,不同的爱交织在戏剧中。有一种普遍的解释。说,希律王代表着权势,希罗底代表着市侩,约翰是真理的象征,少女莎乐美则是权势者没有头脑的宠儿。真理谴责了权势者和市侩的勾结,遭到了市侩的仇恨,而权势者全因真理有着崇高的威信,虽然监禁他,但不敢杀害他。而浅薄的莎乐美占有真理不成,又受到了市侩的挑拨,依靠权势把真理杀害并且占有了真理。这的确是一种有趣的解释,似乎王尔德试图借助《莎乐美》为人们图解“真理、权势、市侩和傻瓜”之间的角斗。嗯,好戏,好戏。

王尔德的作品在保守的维多利亚时代一直被视为颓废没落思想的产物,是有碍社会秩序和人类健康的毒草,而《莎乐美》正是撞在枪口上,被抓住了触犯圣经这一宗教政治问题而禁演。然而人类往往带着青春期存活在世界上,越禁止的东西越火爆。于是剧不能演,但是剧本照样印,《莎乐美》被翻译成英文,并由王尔德钦点他觉得才华横溢的比亚兹莱为英文版画插图。

The Climax

The Dancers Reward, Salomé: a tragedy in one act

John the Baptizer and Salome

比亚兹莱为王尔德英文版《莎乐美》剧本所绘插图


比亚兹莱的莎乐美已经被绘成了美艳性感的恶女巫的形象,曾经存在于世人心中的傻白甜面向已经快成了白雪公主她后妈。

然而王大师的纠结世界是我等普通平民不会理解的。在插图合同签订后,王大师变心了。王大师认为他的《莎乐美》是一部拜占庭式的戏剧,插画风格定要富丽堂皇、恢弘大气、浮夸富态。然而比亚兹莱的画作是日式xin冷淡风格,王大师甚至评论比亚兹莱的画“像一位早熟男孩在练习册边栏里下流的涂鸦”。好吧,说什么的都是你,你好腻害。艺术家都有颗高傲的心,傲娇的比亚兹莱将画中的月亮给安上了王大师的脸蛋。

The Woman in the Moon,Harvard Art Museums/Fogg Museum,Cambridge,MA

其实,王尔德十分担心比亚兹莱的才华会盖过自己的光芒。不是比亚兹莱为自己画插画,而是自己为比亚兹莱配文字。于是两个人纠缠一生的撕逼大战拉开序幕。然而,比亚兹莱的才华也不是王尔德想盖就盖的住的呀。唯此,王大师是落了下风了。

左:王尔德,右:比亚兹莱

至于这两人的撕逼大战,又可以新开一篇文章来仔细说说,在此不多赘述。

终于,莎乐美的故事在各个大师的再创作之中,走向了得不到却偏要得到的傻白甜美少女花样作死成恶毒妇人的旧套路之中。于是莎乐美之舞又被画家魔化。

这幅名为《莎乐美在希律王前跳舞》的莫罗画中,莎乐美变成身披薄纱的珠光宝气的女子。

Gustave Moreau,Salome Dancing Before Herod,1876,oil, on canvas,Hammer Museum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身段婀娜,衣着性感。画中繁复的珠宝纱衣,垂挂着一颗眼珠的黑色手镯。


地毯上零落的鲜花,黑豹,奇异的装饰图腾,熏香,加之画中希伯来式的宫殿,透露着神秘与危险的气息。

仿佛,曾经马太福音中描述的,对人有巨大吸引力的莎乐美之舞,不仅仅是因为少女的美和舞蹈的魅,而是一种控制人心神的魔法。

莫罗还画过另外两幅都叫《幽灵》的莎乐美,一幅油画,一幅水彩。这幅油画《幽灵》现存于波士顿,哈佛大学艺术馆里。画中,莎乐美公主大胆奔放,近乎裸体,只着珠宝。她抬手直指被光环笼罩的圣约翰的头颅。不知道画中妖艳公主的舞蹈是否结束,不知这显灵的圣约翰的头颅是她邪恶的愿望,还是达成愿望后对死去的圣约翰依依惜别。

Gustave Moreau ,The Apparition,oil on canvas,1876-1877,Harvard Art Museums/Fogg Museum,Boston

放大一下莎乐美的头部,哎,我好喜欢放大别人的头看啊,真是恶趣味。

莎乐美的表情有点像宫斗剧里死去的妃子突然显灵,向下毒手的妃子的索命时,下毒手妃子的表情,带点惊恐带点愤怒带点决绝,就是没有悔恨,这是个华妃娘娘般的狠辣女子。

莫罗的另一幅水彩画《显灵》藏于卢浮宫对角的奥赛博物馆。

Gustave Moreau,The Apparition,Watercolour,Musée d’Orsay, Paris,

与油画内容相似,只是相对于油画版本,这个版本的国王变成侧向的,画的更清晰一些,王位也变矮了,可能是为了更好的讽刺和希律王一样轻易被女人操纵的软弱皇帝拿破仑三世吧。其实,这是我胡诌的,并不想过渡解读画家的画作,可能莫罗就是想画个侧向的吧,反正,自己的画,自己做主咯。摊手。

于是,从曾经只听母亲话而不辩是非的傻白甜少女在人们脑洞大开的幻想中,成了一个美丽的狠辣坏女人。人们惊叹她的美貌也怒骂她的狠辣,最后还不忘来段香艳的回想。可见,自古人类的本性就未变过,软弱的希律王一笔带过,最大的过错总是压在女子身上,还一定是个美丽性感的女子。也难怪大家最近总是感叹电影不好看,故事不曲折,毕竟,写了几千年的故事都是一个套路,也实在是难以推陈出新了。大概只有将故事套路,反套路,再套路,再反套路的来来回回折腾的好几次,才能满足大家早已被套路多次的小心脏了吧。


参考文献:

圣经,马太福音

Gash, John (2003). Caravaggio. ISBN 1-904449-22-0.

Sturgis, Matthew (1998). Aubrey Beardsley: a biography. Harper Collins. ISBN 0-00-255789-4.

Mathieu, Pierre-Louis (1976). Gustave Moreau, with a catalogue of the finished paintings, watercolors and drawings. New York: New York Graphic Society.

“Musee d’Orsay Collection – Works in Focus – Gustave Moreau: The Apparition”.

Behind the Name: Meaning, Origin and History of the Name Salome

Aubrey Beardsley, Oscar Wilde and Salome by Linda Gertner Zatlin, author of Aubrey Beardsley: A Catalogue Raisonné

我注鲁迅 ,作者,周楠本

《莎乐美》剧评,作者,麻文琦

黑白线条和七层纱舞——浅谈比亚兹莱其人以及他与王尔德之间的纠葛

此条目发表在未分类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