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打开线路示意图,点击这里。
下面的数字,对应图上的数字,排列按照重要程度,而不是先后先后顺序:
1– 这里是停车位置。数字1标注的位置是最远端,实际停车在1-2 之间的地段。下图可以看到有大巴停在那里。大巴下来后,首先找到城门方向。
2- 老城门 Torres de Serranos 中文可翻译为“山区之塔”,西班牙语里面这种高一点的建筑都称为塔。叫山区的原因是,瓦伦西亚是地处平原,这个城门面朝山区方向。这个城门在城墙拆除之后,曾经是贵族监狱,现在已经只是一个景点了。上图为城门正面。
继续沿着我图上画出的线路,沿着城门内侧方向走。
3- 这里是通往大教堂区域的一条直路,完全的步行街,特征非常明显。从这里一直走进去就可以了,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
- 千万注意,这条路不是正对城门的,而是走过城门之后才到!
9- 这是瓦伦西亚(自治区)议会所在地。按照西班牙的政治体制,这里是最高权力机关,权力比中央政府还大。中央政府只能起协调作用。
-
- 瓦伦西亚可以指三个行政级别,分别是瓦伦西亚自治区(包括三个省)、瓦伦西亚省、瓦伦西亚市。
- 很多中文资料都把瓦伦西亚称为巴伦西亚。这个是瓦伦西亚(Valencia,有活力的城市的意思)而西班牙西北部另外还确实还有一个城市叫巴伦西亚(Palencia),在靠近葡萄牙的地方,比瓦伦西亚小很多。
- 这个建筑是十五世纪的一个贵族宫殿,属于波吉亚家族(意大利语: Borgia,西班牙语: Borja “博尔哈”),又译博基亚、波奇亚,西班牙称博尔哈家族。欧洲中世纪的贵族家族,发迹于西班牙的瓦伦西亚,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显赫。
波吉亚家族因15世纪至16世纪间的联姻关系与政治结盟而显赫,有两位成员登上教宗宝座,即教宗加理多三世(1455年至1458年期间在位)与教宗亚历山大六世(1492年至1503年期间在位),另有一位成员成了天主教圣人及数位枢机。波吉亚亦是文艺复兴时期积极赞助文化活动的家族。
4- 这是圣母广场,你们日程表上提到的那个地上铺着大理石的广场。背景(左边部分)就是瓦伦西亚大教堂。
- 这个广场,西班牙语原文是 Plaza de la Virgen ,直接翻译出来是“处女广场”,这里的处女指的就是圣母,这个故事小鱼应该知道的。
- 广场中间的喷泉,被称为”都利亚喷泉“,”都利亚“是流经瓦伦西亚的河流的名称(看第10点),按照中国的理解,就是”河神喷泉“。
- 左边那个门面粉色的教堂,属于大教堂的一部分,后面有廊桥和大教堂主体建筑相通。但同时又是一个独立的教堂。每年三月份瓦伦西亚最热闹的法雅接期间,这个教堂是首要舞台,这个广场上将举行极为庄重的向圣母鲜花的活动。
- 照片上的圣母是一个由木头搭建的架子,头部是一个纸浆之类的材料制作的雕塑,而身体上的衣服,是由瓦伦西亚(省)所属街区和小镇奉献的,各种颜色的康乃馨花,由志愿者爬上去插在木架上而组成的。每个地方都会派代表,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把鲜花送过来交给负责插花的志愿者。整个活动安排得非常有序。本人曾经经历这个仪式。
8- 瓦伦西亚自治区政府。又称瓦伦西亚宫。这是一个十五世纪的哥特风格的建筑。↑
- 从我画的示意图上看,从2(城门正对)有一条路也可以到达这里8(用黄线画出)。如果你觉得不会迷路,也可以走这条路回到停车点,这样就不走重复的路。
4-5- 从圣母广场,走向教堂正门,也就是王后广场方向,从这张图上黄线地方进去。这条路不是很宽,也有点曲折(所以我画的示意图这一段也特别弯曲),但是人比较多,跟着人流走就可以了。
- 照片上是大教堂的后面,或者侧门,但是这个门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
- 这个门平时不开,是著名的“水法庭”,或者可以理解为“水务委员会论坛”的举办地。大致介绍一下:瓦伦西亚(区域,过去是王国,行政区划范围和现在不一样)一直都是农业发达地区,所以需要大量的农业灌溉用水。瓦伦西亚水资源丰富,但是分布不均匀。为了协调各地的用水,由教会牵头(在政教合一的年代,这是最权威机构),在这个门设置了一个“水论坛(也可以理解为法庭)”,定期地(通常是一个月左右),由主教主持,讨论各区域用水的协调问题。各个地方会派代表来参加讨论。虽然现在这个法庭已经不再具有权威性,但是为了纪念这种活动,每年还会在这里举办几次象征性的、表演性地开庭。
5- 大教堂。这是现在正门,但这个教堂经过多次扩建和改造,刚才介绍的“水论坛”那座门,业曾经是正门。
- 这座教堂是西班牙主要大城市主教堂中,极少数的罗马、哥特、巴洛克风格共存的教堂。后面(圣母广场)是最早的罗马风格教堂;水论坛的地方是后来扩建的哥特部分,而这里是最后扩建的巴洛克风格。
- 里面保存了据说是耶稣最后晚餐用过的圣杯。进去需要买票,但是大门口有很长一段可以走进去,即使不买票也可以看到教堂的很大一部分。
6- 从教堂门口往前面看,这就是王后广场。
从教堂钟楼可以看到广场全貌。↓
- 雷纳广场(Plaza de la Reina)这个名称,是为了向国王阿方索十二世(Alfonso XII)的第一任妻子玛丽亚·德 ·拉梅赛德斯·玛丽亚皇后(Maria de las Mercedes de Orleans)致敬,因此,她的全名是玛丽亚·德拉梅赛德斯·梅赛德斯王后广场(Plaza de la ReinaMaríade las Mercedes)。在共和国时期它被称为瓦伦西亚地区广场,并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称为萨拉戈萨广场。萨拉戈萨老街消失后不久使用了这个名称,因为拆除老街上的建筑之后,形成了现在的广场空间。但是市民不习惯新名称,而是继续使用旧名称(“ Plaza de la Reina”),因此市政府决定重用旧名称,但玛丽亚·德拉梅塞德斯原始名字被去除。
7- 圣卡塔利娜教堂,圣卡塔利娜钟楼。↑ 走到这里,如果时间不允许,就不要再继续往其他地方走了。虽然这个钟楼的背后才是瓦伦西亚老城最值得去的地方,但这个附近就是商业区和精品街,中国游客一旦看到商店往往难以掌握时间,也容易迷路。我一般都在这里给时间自由活动,因为这个钟楼很容易找到。甚至于,这里的几家商店我都很熟悉了,有人会请我喝咖啡。
- 在一座被毁坏的阿拉伯清真寺遗址上建造的一座教堂,名称是为了纪念圣卡塔利娜。建造始于1688年10月5日,并于1705年完工。建造师是Juan Bautista Vinyes (在马德里也有他的作品),西班牙特色的巴洛克式风格(雕刻特别精细)。钟楼是西班牙最原始的塔楼之一。塔的外部装饰吸引了特别的注意:角落壁架,装饰有柱子,柱子是螺旋形的树干。在最后一层有一个小型建筑,用于带圆顶的祭坛。钟挂在塔顶,是在英国首都制造的,于1729年被带到瓦伦西亚。在同一年的11月21日听到了第一响钟声。
- 瓦伦西亚最重要的古迹之一,有着非常特殊的魅力。瓦伦西亚市民往往选择在这里结婚,虽然大教堂(主教堂)就在附近,但那是高大上的场所,普通市民更愿意来这里。
10- 瓦伦西亚的干河公园。
- 都利亚河,是流经瓦伦西亚的河流。确切说,瓦伦西亚是沿着这条河建造的。但是由于这条河经常泛滥,对城市造成很大破坏,因此在六十年代被人工改道,绕过市区直接进入地中海。过去的河道此后被改造成河底公园,于八十年代中期全面完成。
- 干河公园,或称都利亚公园,全长十公里,后来建成的”艺术科学城“也是干河的一部分,那里已经非常靠近入海口了。
- 就在人工改道之后,这条河不仅不再泛滥,慢慢地基本断流。驱车前往格林纳达,会经过现在的新河道,稍稍留意就会发现,基本上没有水了。